分类施策,商河探索无煤化供暖

发布时间: 2018-11-29 12:01阅读()

  农村大众报商河讯 (记者唐峰 通讯员张鸣)自去年以来,商河锁定“打造全省首个清洁取暖无煤化示范县”这一目标,探索实施立足当地、多能互补、多源协同的无煤化新型供暖模式,构建以地热为主的集中供暖和“空气源热泵+光伏”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集成为辅的现代化供暖体系。
  “冬天再也不用砸煤了,用电取暖干净又环保,还有政策补贴。”11月22日,在商河县许商街道孙家村村民孙法金家里,他一提起清洁取暖“煤改电”是连声叫好。和孙法金一样享受到健康低碳新生活的,全县目前合计已达21502户,均告别了传统的燃煤取暖方式。全县83所学校、12个镇(街道)敬老院,也已实现清洁能源取暖全覆盖。未来五年,商河县将全面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计划。对县主城区、11个街镇核心区、8万户村居开展节能改造,总供暖面积198.75万平方米,预计到2021年实现8万户的改造目标。 
  商河县还引进了德国冬季清洁取暖无煤化示范县规划,并与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院签订了冬季清洁取暖及农村住房节能改造研究基地的协议,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无煤化改造做保障。该县在玉皇庙镇2个村试点空气源热泵热风机和热水机取暖,为中小学、敬老院等单位提供借鉴;在沙河镇试点沼气替代燃煤项目,日产沼气5000立方米,为700户村民供气、供热,为推广“气代煤”提供支持;在县气象局试点“空气源热泵+光伏发电”项目,在古城小学等4个学校试点“空气源热泵+中高温太阳能”项目等,为多能互补取暖积累了多样化经验。
  商河还科学利用近256亿立方米的地热储备,运用“深层地热井+水源热泵系统+回灌”技术,通过地热井将地下热水引上来,经过供暖循环后再经回灌井回灌地下,实现“只取热不取水”。该项目惠及全县城区地热取暖小区19个,供暖面积196.81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的32个地热项目。怀仁镇政府机关、便民服务大厅、卫生院、敬老院等单位和3所学校共计6万平方米街镇核心区域全部实现地热取暖,怀仁镇成功创建济南市地热取暖示范镇。占地38万平方米的温泉花卉产业基地已全面建成地热智能连栋温室等配套设施,年可替代标准煤4000吨。
  在生物质、沼气、风力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济南玉泉生物发电项目年可消耗秸秆25万吨,节约标准煤约8万吨;全济南市最大的平原风电场——国瑞风电商河风电场将于年内并网发电,年可节约标准煤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万吨。没有了煤烟味儿的商河,空气质量考核位居济南市第一。

上一篇:俄罗斯计划未来6年内将中俄贸易翻一番,达2000亿美元

下一篇:结合实际探索创新 闽五项典型经验做法被全国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