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只属于大自然。”10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科学家孙全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03年SARS疫情肆虐期间,社会上就有过一次关于禁食野生动物的大讨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禁食野生动物又一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
孙全辉说,疫情爆发后不久,野生动物主管部门史无前例地宣布,在疫情解除前暂停国内一切野生动物交易。临时禁令的出台主要是疫情防控的需要,但客观上有助于遏制市场对野生动物的需求,有利于促进野生动物保护。
孙全辉说,任何商业利用野生动物的行为都会增加人跟动物的密切接触,都会增加公共健康风险,这种代价绝不是一个野生动物产业可以承担的。受到贸易和需求的持续威胁,当前野生动物的整体生存状况并不乐观,继续允许以逐利为目的商业利用只能加剧危机。“危机当前,继续高谈阔论如何利用野生动物真的不合时宜。”长痛不如短痛,永久叫停野生动物产业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

广西靖西县龙邦口岸小商品一条街销售的野生动物药酒。摄影/章轲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教授、原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与内科分会主委刘又宁撰文明确表示,“食用野生动物是不文明的生活习俗,已造成SARS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应尽早立法严格禁止。”
“目前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几乎是失控的状态。”动物保护人士李波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于文轩也认为,这次疫情说明在野生动物利用方面一错再错,也暴露出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他举例说,目前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制度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对商业目的人工繁育规制不足。在现实中,对野生动物制品的非理性需求与消费,使得商业利用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可能获取高额利润,甚至使得商业利用成为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最重要动因,这在很大程度上与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不相容的。
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策略,应确立以“野生动物野外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完整性保护”为重心。应以立法形式确保我国仅允许以科研、保护为目的进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严格禁止商业利用为目的的驯养繁殖活动。建立商业性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行业及经营主体的退出机制。同时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活动的审批和监督,分别设立成独立的两套部门及体系,避免权力寻租。